請各位先登陸 (studentID,Moodle 密碼登陸),後編輯
請各位使用左方之工具列上的上載文件連結上載習作相關的相片
請各位使用左方之工具列上的上載文件連結上載習作相關的相片
左派報 迷失自我好多年
出自香港新聞網 - 樹仁新傳系學生實習習作
(修訂版本間差異)
小 (新頁面: [本報記者吳侃駿十一月十五日訊] 香港左派報紙屬「少數族群」是港人共識,但就連《文匯報》前副總經理周奕都話自己十幾年冇睇過。今在…) |
小 |
||
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- | [本報記者吳侃駿十一月十五日訊] | + | [本報記者吳侃駿十一月十五日訊] 香港左派報紙屬「少數族群」,已是港人共識,但就連《文匯報》前副總經理周奕都話自己十幾年冇睇過。他在樹仁大學講座他毫不諱言:「《文匯》、《大公》,不如執咗佢!」 |
- | + | 迷失方向 倍感失望 | |
- | + | 周奕坦言,六四後《文匯報》變得大陸化和媚俗,迷失了方向,感到很失望。他透露,報社內的高層和編輯部成員都是講普通話,來的領導也是講普通話,有一段時間甚至不和外界其他報紙接觸。 | |
- | + | ||
- | + | ||
- | + | 他又指,《文匯報》現趨向於用視覺觀感刺激,如鮮豔色彩來吸引讀者,變得媚俗,失去了自己的風格。他沮喪的說:「十幾年冇睇,現在連社長都唔知係邊個。」 | |
+ | |||
+ | 作用大跌 全靠補貼 | ||
周表示,現已不是印刷時代,一切事情依靠網絡就可辦妥,《文匯報》不再發揮其仲介作用,不再具代表性,中聯辦若要發聲名可透過公關和網絡,《文匯》和《大公》已成爲辦報小集團。 | 周表示,現已不是印刷時代,一切事情依靠網絡就可辦妥,《文匯報》不再發揮其仲介作用,不再具代表性,中聯辦若要發聲名可透過公關和網絡,《文匯》和《大公》已成爲辦報小集團。 | ||
- | |||
- | |||
- | + | 他還表示,《文匯報》依然能生存是面子問題和歷史悠久,其廣告少主要靠中央補貼。最後他直言,「《文匯》和《大公》不如執咗佢,這樣可以即環保,又省錢。」 | |
- | + |
在2011年11月21日 (一) 18:47的當前修訂版本
[本報記者吳侃駿十一月十五日訊] 香港左派報紙屬「少數族群」,已是港人共識,但就連《文匯報》前副總經理周奕都話自己十幾年冇睇過。他在樹仁大學講座他毫不諱言:「《文匯》、《大公》,不如執咗佢!」
迷失方向 倍感失望
周奕坦言,六四後《文匯報》變得大陸化和媚俗,迷失了方向,感到很失望。他透露,報社內的高層和編輯部成員都是講普通話,來的領導也是講普通話,有一段時間甚至不和外界其他報紙接觸。
他又指,《文匯報》現趨向於用視覺觀感刺激,如鮮豔色彩來吸引讀者,變得媚俗,失去了自己的風格。他沮喪的說:「十幾年冇睇,現在連社長都唔知係邊個。」
作用大跌 全靠補貼
周表示,現已不是印刷時代,一切事情依靠網絡就可辦妥,《文匯報》不再發揮其仲介作用,不再具代表性,中聯辦若要發聲名可透過公關和網絡,《文匯》和《大公》已成爲辦報小集團。
他還表示,《文匯報》依然能生存是面子問題和歷史悠久,其廣告少主要靠中央補貼。最後他直言,「《文匯》和《大公》不如執咗佢,這樣可以即環保,又省錢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