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各位先登陸 (studentID,Moodle 密碼登陸),後編輯
請各位使用左方之工具列上的
上載文件
連結上載習作相關的相片
原始碼
出自香港新聞網 - 樹仁新傳系學生實習習作
紙媒步向末路 需轉型求生
的原始碼
跳轉到:
導航
,
搜尋
根據以下的原因,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:
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:
用戶
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。
[本網記者溫凱欣4月2日訊]對於紙媒末日,眾說紛紜,紐約時報行政總裁Mark Thomspon揚言紙本印壽命只剩十年,紙媒該如何延續下去?阿里巴巴集團企業傳訊媒體經理李子繁,今天在樹仁大學周會表示,紙本印刷銷量一直走下坡,但她認為紙媒未死,只是紙媒必需透過轉型來尋找生存空間,如發展網上即時新聞、製作「graphic」,必需與最新的科技共同發展。 對於紙媒轉型是否一定成功,李子繁認為即使紙媒轉營也不一定成功,因為現時小眾市場,「讀者群細分,加上內容碎片化」,媒體應針對內容引起讀者興趣,要迎合不同市場,同時用不同形式去報導會得到不同的效果。 '''公民記者不足取替專業記者''' 有同學提問現時處於電子時代,「全民皆記者」會否減弱專業記者的功能,甚至影響專業記者的價值,每個人擁有電子產品就可發佈新聞。李子繁她認為市民的確可以做記者,但她指出普通市民不能取代專業記者,專業記者能發掘特有角度、趨勢,亦對事件有專業分析及跟進事件,能夠「add value」給讀者,對比起普通市民只是拍張照片放上網就稱為新聞,這不足削弱專業記者的功能。
返回到
紙媒步向末路 需轉型求生
。
檢視
頁面
討論
原始碼
歷史
個人工具
登入
導航
首頁
社群入口
現時事件
近期變動
隨機頁面
使用說明
搜尋
工具箱
鏈入頁面
相關頁面修訂記錄
特殊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