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各位先登陸 (studentID,Moodle 密碼登陸),後編輯
請各位使用左方之工具列上的
上載文件
連結上載習作相關的相片
原始碼
出自香港新聞網 - 樹仁新傳系學生實習習作
記者應放眼世界,捍衛自己認為正確的事
的原始碼
跳轉到:
導航
,
搜尋
根據以下的原因,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:
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:
用戶
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。
'''【本網記者黃健濤訊】'''曾任多間電視台的主播兼記者邱文華,出席一大學講座時,寄語新聞工作者「客觀冷靜、放眼世界」為理念,堅持把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公緖於世。 災難當前也要客觀冷靜 現職信和集團企業傳訊部的邱文華,在該「從新聞工作到企業傳訊」講座時,以1996年嘉利大廈五級大火為例,講解新聞工作者面對災難事件時,要客觀和冷靜的重要性。大火造成41死80傷,是香港嚴重的高樓大廈火災。邱當年是首批到達現場的記者。十多年後的今日,邱依舊感到「好難過、歷歷在目、(嘉利大廈現場)好像人間煉獄」。儘管如此,邱文華表示自己當時有專業地保持冷靜,盡力在鏡頭前壓抑情緒,讓電視機前的觀眾感受到你的穩定性,不會對新聞採訪的內容和判斷力產生懷疑。 網上慎言 注意影響 對於現時有不少記者利用網上平臺發表個人意見,邱批評此舉是「輕率的表現」。他表示,如果記者在社交網站表達意見時欠缺深思熟慮,很可能會散播錯誤的消息,導致以訛傳訛,最終成為流言蜚語。他認為除非是大是大非的議題,或者對特定的對象表達意見,否則並不贊同記者在網絡上發表個人意見。他指出,記者在社會上擔當重要角色,報導能令個人或機構受到大的衝擊 , 因此要儘量謹慎小心。 裝備自己 緊貼社會 此外,邱坦言:「細個冇諗過做記者!」他表示,自己只是一位心理學系畢業生,曾擔任過教師及公關工作。在機緣巧合下,他得到前無綫新聞部主管羅燦賞識,因此踏上傳媒路。他提到最初入行,自問語言功力不俗,但寫出的新聞稿卻時常被批評得體無完膚。不過,他決心裝備自己,不斷觀摩CBS、ABC的新聞報導。他指出,要成為一位出色的新聞工作者,必須有耐性地學習,逼使自己跟上社會的步伐。
返回到
記者應放眼世界,捍衛自己認為正確的事
。
檢視
頁面
討論
原始碼
歷史
個人工具
登入
導航
首頁
社群入口
現時事件
近期變動
隨機頁面
使用說明
搜尋
工具箱
鏈入頁面
相關頁面修訂記錄
特殊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