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各位先登陸 (studentID,Moodle 密碼登陸),後編輯
請各位使用左方之工具列上的
上載文件
連結上載習作相關的相片
原始碼
出自香港新聞網 - 樹仁新傳系學生實習習作
陳伯添:不畏強權 針砭時弊 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的使命
的原始碼
跳轉到:
導航
,
搜尋
根據以下的原因,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:
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:
用戶
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。
(請看討論區) ==''' 陳伯添:不畏強權 針砭時弊 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的使命== ''' [本報記者侯家豪九月廿五日訊] 今日下午,信報執行總編輯陳伯添於香港樹仁大學就「財經新聞的重要性」進行演講。在整場講座,陳強調不論是否財經記者,只要是新聞工作者就因不畏強權,針砭時弊。陳亦鼓勵同學入行當財經記者,因前和「錢」途無限。 ''' 本地財經新聞市場仍有待發展 貴為國際金融中心,香港的股票、外匯、期貨及窩輪等金融市場發展成熟,但關於財金界的資訊卻不足,相比起另外兩個國際金融中心,紐約及倫敦,香港沒有很多提供財經資訊的平台,財經新聞市場發展明顯滯後於紐約及倫敦,加上香港人自政府引入強積金後,對財經新聞的需求直線上升,因此財經新聞於本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 ''' 問答環節問題尖銳 陳拒披露加價原因 在問答環節,樹仁大學學生反應積極,問題尖銳。當被問及信報加價原因及影響,陳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披露加價原因,與學生大談經濟學,似是帶學生遊花園,但暗示信報於加價後盈利有增長。另外,陳亦被學生問及當年為何離開蘋果日報及是否與黎智英不和,陳澄清與黎並沒有不和,離開蘋果日報是因想轉換環境。 ''' 蘋果日報就如香港社會縮影 陳又認為蘋果日報很成功,因它成功吸引不看新聞報紙的年輕人觀看。陳又應為蘋果日報有政治版,但又有風月版,不太健康,與香港十分相似。因香港人於日間工作時很認真正經,但下班後就變成另一個人般,縱情聲色。但亦由於它是最能反映香港的社會現況而其他報章不能,所以它大受歡迎。 --125088
返回到
陳伯添:不畏強權 針砭時弊 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的使命
。
檢視
頁面
討論
原始碼
歷史
個人工具
登入
導航
首頁
社群入口
現時事件
近期變動
隨機頁面
使用說明
搜尋
工具箱
鏈入頁面
相關頁面修訂記錄
特殊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