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各位先登陸 (studentID,Moodle 密碼登陸),後編輯
請各位使用左方之工具列上的上載文件連結上載習作相關的相片
請各位使用左方之工具列上的上載文件連結上載習作相關的相片
105168 南早高管:智能電話改變新聞採訪
出自香港新聞網 - 樹仁新傳系學生實習習作
(修訂版本間差異)
小 (新頁面: ==南早高管:智能電話改變新聞採訪== ''' 【本網記者許貫林4月3日訊】近年的示威,除了主流媒體外,亦有不少人用自己的電話和電腦來報導…) |
小 |
||
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==南早高管:智能電話改變新聞採訪== | ==南早高管:智能電話改變新聞採訪== | ||
- | ''' | + | (用年輕讀者熟悉的示威短片來作引子,能引起共鳴,很好。)(應標示"移動新聞學"的英文及其簡寫MOJO,這是Quinn講話的關鍵詞,不可缺。)(專業記者與公民記者的區別,還包括前者要有"獨特賣點",要有創意和持續學習等。)(除了談論MOJO的好處外,最好能說明智能手機也會衍生竊錄等道德問題。) |
+ | ''' 【本網記者許貫林4月3日訊】近年不少示威遊行,除了主流媒體外,也有很多市民用自己的手機和電腦來作現場報導,這正是Stephen Quinn口中的公民記者。曾出版多本移動新聞學書籍,現於南華早報集團主管數碼發展工作的Stephen Quinn今日在樹仁大學指,智能手機的流行,降低了新聞採訪的成本,亦能令普通人投身公民記者的行列,但他認為公民記者不會取代專業記者的地位。 | ||
- | Quinn | + | Quinn 指出,從零七年開始,路透社、英國廣播公司等傳媒公司已經嘗試使用手機來進行連線採訪,他指,與使用採訪車、衛星等傳統採訪工具相比,利用手機採訪,只需數千元的設備,人人都能成為公民記者。使用手機採訪亦能減少往返編輯部的時間,他說自己在零八年的一場球賽中,曾使用手機,將一名不接受錄像的球員偷偷攝進鏡頭,並放上網站作實時廣播。他更即時示範,偷拍台下的同學,將現場情況即時放到網上。 |
- | Quinn | + | Quinn 表示,將來的移動新聞採訪將會變得更快、更好,而低成本的採訪設備令每一個人都夠成為公民記者,但公民記者不能取代專業記者的角色,他指專業記者的技術和能力、對版權和誹謗法例的認知,以及任職機構所帶來的人脈網絡,都是公民記者不能相比的,經過新聞訓練的記者仍然有其價值。 |
*[[105168_南早高管:智能電話改變新聞採訪|南早高管:智能電話改變新聞採訪]]--105168 Raymond Kun-Lam HUI 許貫林 -- [[User:105168|Page 頁面]] | [[User_Talk:105168|Talk 對話]] | [[Special:Contributions/105168|Cont. 貢獻]] 2012年4月3日 (二) 16:14 | *[[105168_南早高管:智能電話改變新聞採訪|南早高管:智能電話改變新聞採訪]]--105168 Raymond Kun-Lam HUI 許貫林 -- [[User:105168|Page 頁面]] | [[User_Talk:105168|Talk 對話]] | [[Special:Contributions/105168|Cont. 貢獻]] 2012年4月3日 (二) 16:14 |
在2012年4月9日 (一) 02:40所做的修訂版本
南早高管:智能電話改變新聞採訪
(用年輕讀者熟悉的示威短片來作引子,能引起共鳴,很好。)(應標示"移動新聞學"的英文及其簡寫MOJO,這是Quinn講話的關鍵詞,不可缺。)(專業記者與公民記者的區別,還包括前者要有"獨特賣點",要有創意和持續學習等。)(除了談論MOJO的好處外,最好能說明智能手機也會衍生竊錄等道德問題。) 【本網記者許貫林4月3日訊】近年不少示威遊行,除了主流媒體外,也有很多市民用自己的手機和電腦來作現場報導,這正是Stephen Quinn口中的公民記者。曾出版多本移動新聞學書籍,現於南華早報集團主管數碼發展工作的Stephen Quinn今日在樹仁大學指,智能手機的流行,降低了新聞採訪的成本,亦能令普通人投身公民記者的行列,但他認為公民記者不會取代專業記者的地位。
Quinn 指出,從零七年開始,路透社、英國廣播公司等傳媒公司已經嘗試使用手機來進行連線採訪,他指,與使用採訪車、衛星等傳統採訪工具相比,利用手機採訪,只需數千元的設備,人人都能成為公民記者。使用手機採訪亦能減少往返編輯部的時間,他說自己在零八年的一場球賽中,曾使用手機,將一名不接受錄像的球員偷偷攝進鏡頭,並放上網站作實時廣播。他更即時示範,偷拍台下的同學,將現場情況即時放到網上。
Quinn 表示,將來的移動新聞採訪將會變得更快、更好,而低成本的採訪設備令每一個人都夠成為公民記者,但公民記者不能取代專業記者的角色,他指專業記者的技術和能力、對版權和誹謗法例的認知,以及任職機構所帶來的人脈網絡,都是公民記者不能相比的,經過新聞訓練的記者仍然有其價值。